时代滇商

时代滇商 | 洪香玲:破酥包的香味传奇
2025-02-21 16:30:14


受访人职务:云南嘉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受访理由:“时代滇商·2024最具创新商业模式”入选单位


云南的大街小巷,一个个 “味丰源“包子店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你是否好奇它背后的故事?

这一切都要从洪香玲说起。

她从安徽来到云南,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家乡的包子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扎根。

她历经多次创业转型,尝尽生活的酸甜苦辣,从摆地摊的艰难,到通信行业的打拼,再到餐饮领域的深耕,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执着。

然而,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她虽收获了事业的成功,却也对孩子怀着深深的愧疚。这份愧疚如同一根刺,刺痛着她的心,也成为她故事中最令人动容的部分。

200元,她从摆地摊开始

19

99年,18岁的洪香玲跟随父亲前往云南谋生。

父女俩踏上了前往云南的火车,开启了一段漫长而艰辛的旅程。

拥挤的车厢里,人们摩肩接踵,嘈杂声充斥着各个角落。

经过两天两夜的颠簸,她的双腿早已麻木,疲惫不堪的身体仿佛在诉说着旅途的劳累。

终于,火车抵达昆明,这座陌生的城市宛如一座巨大的迷宫,让她既兴奋又有些害怕。

初来乍到,父亲给了她200元,这微薄的资金成为她全部的希望。

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狭小阴暗的楼梯间,逼仄的空间里,一张破旧的床几乎占据了一半面积,剩下的地方只能勉强放下一张小桌子和几个纸箱。

每月30元的租金,对她而言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每天清晨,她骑着那辆花20元买来的二手自行车,穿梭在昆明的大街小巷。

自行车链条发出的 “嘎吱嘎吱” 声,一直伴随着她前往螺蛳湾进货,然后背着装满学生用品的背包,在学校门口摆地摊。

夏日的阳光炽热而刺眼,她的额头布满汗珠,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滚烫的地面上瞬间消失不见。

她耐心地向过往的学生推销商品,有时会遭遇冷漠的拒绝,但她总是微笑着继续前行。

她还会走进女生宿舍,轻轻敲响每一扇门。

当门打开的瞬间,她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礼貌地询问同学们是否需要她的商品。

每一次成功的推销,都让她心中充满喜悦和成就感。

那时候,洪香玲正青春

手机不好卖 改行卖包子

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洪香玲敏锐地察觉到通信行业的巨大潜力。

2000年,她决定投身其中,在东华租下一个两米长的柜台,开启了通信行业的征程。

凭借良好的口碑,她的生意逐渐有了起色,从一个小小的柜台逐渐发展到拥有多家店铺。

看着店铺里琳琅满目的手机,她心中充满自豪和对未来的期待。
洪香玲和她的手机店
随着通信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洪香玲意识到必须寻找新的出路,否则将陷入困境。

她出生于被誉为中国面点之乡的安徽安庆,包子制作是她自幼耳濡目染的技艺,加上她看到了云南面点市场的潜力,于是决定转型面点行业。

2010年5月,她在新迎路开设了第一家包子铺,店铺面积仅有20多平方米,当时除了她自己,还有两个亲戚帮忙,一共3人共同经营。

这家包子铺生意异常火爆,从早上开业起,店门口便排起长队,一个上午就能卖出一两千个包子。

包子口味以淮扬风味为主,除了包子,还售卖豆浆、茶叶蛋等。

当时包子铺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产品新鲜、口感良好,而当时市场上恰恰缺乏高品质的包子。

随着生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亲戚朋友加入进来。到2014年年底,这样的包子铺已有14家。
创立味丰源前,洪香玲已开始做包子铺

“味丰源”包子火了

着业务的不断发展,洪香玲深刻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扩大经营规模,她创立了味丰源品牌。

味丰源品牌的第一家店于2014年在人民东路延安医院旁开业。

此时,洪香玲已经着手建立自己的工厂,为门店提供稳定的产品支持,实现了从单纯店铺经营到有工厂支撑的转变,产品供应更加稳定和标准化。

开业那天,店门口早早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顾客们的脸上满是期待。

当第一笼包子蒸好,热气腾腾地端上桌时,那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在整个店铺。

随着良好口碑的传播,味丰源的生意日益红火。

洪香玲开始积极扩大规模,一家家分店在云南各地相继开业。

味丰源包子开业,生意火爆

2015年6月,她在经开区创业大厦筹备建设的第一家标准化工厂正式投产,厂里始终坚持使用新鲜的食材,优质的面粉,馅料都要严格按标准制作。

 洪香玲深知,要将小包子做大,除了有好的手艺,还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她也认真学习和应用现代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保健学等,并实际运用于生产管理中。

她的努力和坚持得到了丰厚回报,味丰源逐渐成为云南当地家喻户晓的包子品牌。

看着店铺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她心中充满成就感,仿佛看到自己的梦想正在一点点变为现实。

2018年8月,云南嘉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云南嘉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开业合影

公司定位是立足云南、面向全国的中式面点生产销售企业,这标志着味丰源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化身为徒,继续学艺

20

20年,新冠疫情如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全球,餐饮行业遭受重创,味丰源也未能幸免。

再加之公司当年自筹资金7000多万,在昆明建成6000多平米标准化面点食品生产车间。

这个车间先后引进20余条国内全智能面点加工、馅料生产、全自动包装等生产线,专业从事包子、饺子、馄饨、烧卖、面条、馅料等6大品类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标准化面点食品生产车间一角

市场的大幅下降加上生产车间建成的资金占用,嘉丰公司发展也遇到的瓶颈。

“难道我这么多年的努力都要付诸东流吗?” 洪香玲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崩塌。

她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一方面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努力争取更有利的采购条件。同时,她变卖自己的房产和部分资产,用于扭转资金占用的困境。

也许是祸福相依,正在这个期间,她结识了滇菜泰斗蒋彪老师,邀请他担任公司技术顾问并拜他为师。

洪香玲在师父蒋彪的带领下,学习制作破酥包

原来安庆人会做淮扬风味和广式风味包子,但不会云南味的破酥包,所以拜蒋老为师,在蒋老的悉心指导下,公司开发了多系列破酥包,如糖腿破酥包、野生菌系列等。

资金回笼加上云南本土正宗的破酥包,公司的生意逐渐回暖。

望着逐渐恢复生机的公司和店铺,泪水再次模糊了洪香玲的双眼,但这一次,是欣慰和感动的泪水。

云南破酥包居然卖到了国外

前,嘉丰餐饮旗下的“味丰源”包子铺在云南有370多家,在贵州有30家,解决了近千人的就业问题。

洪香玲还经常到各地学习特色面点的制作技艺,不断传承与创新滇式面点的品类,并定期组织技艺培训班,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艺手把手传授给店员。

她开始思考品牌的多元化发展。她深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只有不断创新和拓展,才能让企业走得更远。

2024年前,公司先后注册了 “味丰源” “庆丰裕”“八瑞祥”三大品牌,凭借卓越的品质与独特的韵味,已在市场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与广泛的影响力。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庆丰裕”品牌主打的破酥包系列产品,其制作工艺更是被列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不仅是对嘉丰餐饮精湛技艺的高度认可,更是对滇式破酥包这一传统美食文化的有力传承与发扬。

为加大研发力度,公司先后出台了多项措施:

成立了云南省第一家包子馅料研究基地,培养 30余人的馅料研发、生产技术团队,确保每一季度都有新品推出。

依托云南本土现有的如土豆、云腿、核桃、青稞和食用花卉等食材资源,深入研发出了独具特色的滇式面点馅料和成品面点。

2019年3月发布实施了《包子馅料》(Q/YJF0001S - 2019)企业标准。

2023年7月,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9月取得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的认证。

除传承糖腿、香菇、苏子、酱肉等常规传统口味破酥包外,公司的馅料研发队伍每年都在研发新的口味,研创出好看又好吃的牛肝菌、松露、虎掌菌、松茸等野生菌系列破酥包,顺应时代发展和群众的口味需求。

经过长时间的研发、实验与调试,攻克多项技术难关,最终调试出了符合现代人饮食习惯的低油、低糖、低盐的 “三低” 破酥包子。

公司产品直供高校、机关、部队、医院等团体用餐单位,盒马鲜生、万逸之家、一心便利、之佳便利等连锁超市和洲际酒店、云海肴、茄子恰恰等高端酒店和社会餐饮。

公司还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除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外,产品现远销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

据不完全统计,嘉丰餐饮旗下的包子铺及产品每天满足近20万人的面点需求。

此外,她还创立了滇八戒品牌,主打云南特色小吃。滇八戒的第一家店于今年7月开业,店内融合了云南各地的特色美食,如野生菌小锅饭、破酥包、锅贴等。

滇八戒吸引了很多热爱特色美食的客人

期间,洪香玲深入云南各地,挖掘民间美食,将其引进店内。她走进偏远的山村,与当地的村民交流,学习传统的烹饪方法。她亲自品尝各种美食,感受它们的独特魅力。

回到店里,她与厨师们一起研究如何将这些传统美食进行创新改良,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

为了工作,亏欠自己的儿女

洪香玲不懈奋斗的背后,她的两个孩子悄然间已茁壮成长。

大儿子,如今22岁,正在北京外交学院的书海中遨游,追逐着知识的光芒;而小女儿,14岁的花季,正是性格与梦想交织的关键岁月。

回望过去,那些与孩子相伴的时光似乎总是被工作的繁忙所占据。洪香玲的心中,藏着无数未能陪伴孩子的遗憾。

记得那次,小女儿的学校举办了一场温馨的亲子活动,每个孩子都渴望着父母的参与。然而,洪香玲却因工厂里一项至关重要的新品研发任务,只能含泪向女儿道出无法出席的无奈。

女儿那双充满失望的眼睛,像是一把无形的利刃,深深刺痛了她内心深处的柔软,成为她难以忘怀的痛楚。

又忆起儿子生病发烧的那个夜晚,洪香玲正全身心投入到新店开业的筹备中。当她终于忙完工作,心急如焚地赶到医院,只见儿子虚弱地躺在病床上,眼中却闪烁着对母亲的理解与宽容。

那一刻,她紧紧握住儿子的手,泪水如决堤般涌出,哽咽着向儿子道歉。儿子的懂事,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让她感到欣慰,又让她内心充满了愧疚与自责。


在创办加工食品企业的日子里,洪香玲将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工厂的研发工作,新品的诞生背后,是她无数次错过接孩子放学的身影。
小女儿还在小学时,每当夕阳西下,校园里总是只剩下她独自一人在课桌旁默默写着作业,等待着母亲的归来。
虽然心中满是对孩子的愧疚,但洪香玲深知,每一位母亲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孩子铺就一条通往更好未来的道路。
她明白,自己的辛勤付出,是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温暖、更加坚实的成长环境。

这份深沉的母爱,如同她手中的每一款新品,都蕴含着无尽的温情与希望。

云南美食,舞台不只在省内

今,洪香玲荣获了众多殊荣:
2021-2022年洪香玲荣获年度 “云南省餐饮业巾帼楷模”;

2022年洪香玲入选云南省 “兴滇英才支持计划” 首席技师;

2022年受聘为云南旅游职业学院高级顾问;

2023年荣获 “云南省餐饮业影响力人物”“云南省餐饮业职业教育先进人士”;

2024年受聘为昆明市官渡区职业高级中学烹饪专业教学指导专家。

2024年认定洪香玲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破酥包制作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随之,企业也荣誉加身:

2022年嘉丰公司荣获 “非遗西山首届非遗产业化大赛培优奖”;

2023年荣获 “云南餐饮全业态品牌小吃 TOP15”“云南餐饮业合作伙伴奖”。

“我希望有一天,味丰源的包子能像云南的风景一样,闻名世界。” 洪香玲站在工厂的车间里,望着忙碌的生产线,心中充满了憧憬。

她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但她毫不畏惧。

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她雄心勃勃地旨在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不仅要在现有基础上提升产能,还要深化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

为了引领行业潮流,她计划逐步引入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走上一条智能化、现代化的食品生产发展路径。

她还打算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口味的新产品,满足市场的持续变化与升级,为云南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她怀揣着将云南独特美食文化推向世界的梦想,希望能够在全国乃至全球开设更多的门店,让更多的人品能品味到来自彩云之南的地道风味。



Q&               

A问答





Q

您跟蒋彪老师学习破酥包,破酥包最关键的点是什么?

A

发面用老面,起酥用猪油。现在公司通过技术改良研发了‘三低’产品(低糖、低盐、低油),减少了 70% 的猪油用量。


Q

目前你们的馅料和传统的有区别吗?

A

馅料和传统淮扬风味包子完全不同,云南破酥包最有代表性的是糖腿破酥包,用宣威火腿制作馅料,要求火腿在二年以上,还有香菇、卤肉、酱肉、野生菌等口味,野生菌系列有松茸、松露、虎掌牛肝菌等包子,在省内外销售都很好。


Q

目前贵公司有 “味丰源”、“庆丰裕”、“滇八戒” 三个品牌,请问对他们有什么样的方案规划?


A

味丰源手工现蒸现卖,以包子铺为主体进行推广和售卖;庆丰裕侧重于和其他大的酒店、连锁品牌合作,对他们进行配送;“滇八戒” 侧重于云南名特小吃,将这些小吃发扬光大。


Q

贵单位入选 “时代滇商・2024 最具创新商业模式”,您怎么看?

A

评审组专家评审无疑是对我们企业的高度认可,这也说明了我们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和优势。下一步我们将会继续发力深耕云南市场。通过自己的创新,将云南的破酥包和名特小吃让更多的省内外、国内外人士看到,享用到。



更多滇商信息
点击名片 / 关注我们